炒馬麵的本意是說廚師隨意把手上現成的食材東捉西湊加在麵湯裡,好豐富原本嚐來單調的湯麵,其實就是所謂的什錦麵。


這一什錦湯麵傳到愛吃辣又盛產海鮮的韓國時更為發揚光大,使得原本中式的炒馬麵和炸醬麵加入了韓國色彩後,成為韓人最受歡迎的兩種麵食。在我這裡如果到韓國人開的韓式餐廳是吃不到的,必須去韓國華僑所開的中、韓式餐廳才吃得到所謂的炒馬麵。


住在紐約州水牛城時有家超級好吃的炒馬麵餐廳開始了我們在美國的第一個最愛;在我們陸續由東而西、從北到南四處搬移(現代版的遊牧民族,隨著景氣遷移)的轉換環境,每到一個新地方都要尋找好吃的炒馬麵餐廳,可惜沒有一家做得出精算先生記憶中的味道(其實那個味道夾雜了水牛城那位老闆關懷留學生的愛心)。


在他歷經種種失望時也是這位老婆表現手藝好滿足他思念的時候,在天時地利人和下一舉"感動"他。





材料:海鮮、肉類隨意皆可,洋蔥、大白菜、韓式櫛瓜(我省略了)、青蔥、紅蘿蔔˙˙˙,煮7分熟的麵條("人和"部分,在中國超市發現的手工麵條是勝敗關鍵,Q˙˙˙˙˙,韓國辣椒粉,高湯,麻油,鹽;





起油鍋先爆香洋蔥和青蔥,再加青菜和辣椒粉拌炒,待軟化入高湯煮開,最後加入麵條和海鮮即可;





由於每人吃辣的程度差異頗大,我是一份一份的煮;這是我能忍受的辣度,精算先生和小辣椒的湯頭簡直是鮮紅如血,令人望之卻步。



豆干辣炒小魚乾:


三五好友聚餐喝點小酒時最受喜愛的下酒菜莫過於這道豆干辣炒小魚乾,看似簡單的家常小菜卻讓我失敗許多次,以前以為是買錯小魚乾才無法成功,害我每次回去時都要扛來各種大大小小的魚乾,卻還是做不出小魚乾應有的香酥爽脆口感。

直到有一次在楊桃文化網站看到作法,從次以後就"掠人之美"成為我的拿手菜了。





詳細作法請參考楊桃文化網站: http://www.ytower.com.tw/movie/movie.asp?id=M-730





材料的主角當然就是小魚乾、切絲豆干、熟花生,很多很多的青紅辣椒、大蒜片、青蔥,醬油、白胡椒粉;




洗淨的小魚乾灑上一點麵粉放著回潮幾分鐘("萍萍的愛家"裡提供的小秘訣),炸時裹的粉才不易掉;裹麵粉是讓小魚乾口感香酥最關鍵的步驟;





用炸的應該會讓小魚乾更加酥脆,但我只用小火油煎至金黃色後取出放一旁,效果也不錯;






這裡再把辣椒、蒜片爆香後加入豆干快炒,嗆入少許醬油讓豆干加味,最後再把小魚乾倒入、灑上白胡椒粉即可;

可加入熟的花生或各類榛果,但缺點是榛果類容易變軟,久放會影響口感。



楊桃文化網站和其它介紹飲食的網站出現對我這種遠離家鄉的遊子可說是一大福音,以前想煮個什麼傳統菜餚常苦於手上沒食譜可參考而作罷,現在則有浩瀚如海的資料可以閱讀,感覺很幸福。


家似乎也不再遙遠,部分的思念也多少得到了彌補,除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精算 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